發布時間:2023-03-29 09:52 來源:沾益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作者: 瀏覽次數:73602
修五尺道即經沾益,境內有七八十公里。
三國時期(225年),諸葛亮平定南中,主戰場就在南盤江兩岸。沾益城北九龍山深溝五尺道外一山石上,仍存諸葛亮所刻“毒水”二字。
唐置西平州,治今沾益。州志載:“西平廢州在城東二里?!蔽髌街莩羌礊檎匆嬷莩侵?,僅存13年就改為盤州,西平州廢。西平州城至今已1300多年,其址已無從查考。沾益老城系宋朝大理國磨彌部蠻蒙提所建,名易陬籠。
元至元年間,置沾益州,領交水縣(今沾益縣),治易陬籠,更名交水城。
明天啟三年(1623),選新址筑“城交水,以磚石。高一丈四尺,厚丈,周圍六百丈,徑一里三分,垛口一千二百零,雉堞高六尺,開四門,東曰太平,南曰河清,西曰覲華,北曰拱辰,城樓四,久圮?!贝顺浅丶s0.4平方公里。
沾益城池曾于清雍正十年、嘉慶七年、道光二十年、同治三年和光緒二年修葺,設正街4條,中有直街1條,“各以所在方向名之曰東大街、西大街、南大街、北大街,其交會之地則曰十字街”,幾條大街皆寬6米,泥石路面。
民國二十一年(1932年),由云南全省公路總局組織測設修建的滇黔公路(土路)通至沾益。
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,城墻拆毀。今中街東端北側存有城墻遺跡,東門街、西門街、中街、北門街、南門街仍有舊時風貌。
1958年8月,沾益、曲靖兩縣合為曲靖縣,機關駐沾益。11月,馬龍縣并入。
1961年3月,析馬龍縣。
1965年8月,沾、曲分為兩縣。1983年8月,合曲、沾兩縣為縣級曲靖市。
地名標準化,在原有16條街巷的基礎上,又新命名街、巷(道)9條,更名1條。
1989年,原縣級曲靖市人民政府為實現1997年5月6日,撤銷曲靖地區和縣級曲靖市,設立地級曲靖市,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麒麟區城關鎮文昌街。曲靖市設立麒麟區和沾益縣。 麒麟區轄原縣級曲靖市的城關、三寶、越州、東山4個鎮和環城、珠街、沿江、茨營、瀟湘、西山6個鄉。
1998年1月,沾益縣縣級機構開始運轉,沾益縣治地位正式回復。
2016年4月1日,國務院對云南省人民政府提交的《關于撤銷沾益縣設立曲靖市沾益區的請示》作出了批復,同意撤銷沾益縣,設立曲靖市沾益區,以原沾益縣的行政區域為沾益區的行政區域。 6月1日,正式撤縣設區,掛牌成立。